美國終於把通貨膨脹差不多控制住了,居民消費價格的增長今年已大幅放緩。中國卻在經歷相反的問題:居民和企業都不消費,將經濟推向一種名為通貨緊縮的惡性情況邊緣。
國家統計局週三公布的數據顯示,在過去幾個月幾乎沒有增長之後,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今年7月出現了兩年多以來的首次下降。工廠生產者將產品賣給其他生產者和商家的出廠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已連續10個月下降。房地產價格暴跌。
這種價格下跌模式已加劇了人們對通貨緊縮的擔憂。通貨緊縮指的是價格普遍下降、有可能導致經濟癱瘓的現象,通常也會使家庭凈資產貶值(這種情況已在日本持續了多年),並使借款人難以償還貸款。
在中國這樣債務很高的國家, 通貨緊縮是個尤其嚴重的問題。與國民經濟產出相比,中國目前的總體債務高於美國。
中國政府已向國內經濟學家施壓,要求他們不要提及通貨緊縮的可能性,同時公開否認經濟面臨任何通貨緊縮風險。
「總的來看,中國經濟目前不存在通貨緊縮的現象,下階段也不會出現通貨緊縮,」國家統計局官員付凌暉在7月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但經濟學家感到擔憂。
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放鬆「新冠清零」措施已經快八個月,嚴厲的防疫措施曾導致中國經濟的許多部分面臨癱瘓。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在今年年初表現出短暫活力後已開始放緩。國內的經濟政策制定者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他們為恢復經濟增長提供幫助,雖然他們表示有這樣做的準備,但尚未採取任何有意義的措施。
「中國經濟的確正在面臨通貨緊縮的幽靈,這讓政府採取措施刺激經濟的緊迫性越來越高,也許更重要的是採取恢復家庭和企業信心的措施,」康乃爾大學經濟學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說,他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任中國部主管。
持續的通貨緊縮前景只會讓中國經濟已有的困難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正在迫使美國和德國等其他主要經濟夥伴尋找替代中國的辦法,後者一直是這些國家的主要製成品來源。
中國今年夏季的出口急劇下滑,表明國內外買家對中國商品的胃口減弱,這對中國來說是一種挑戰,恒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說道。出口下降「受到發達國家需求放緩以及讓供應鏈離開中國的多元化努力的雙重推動」,她說。
中國7月的居民消費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3%,這主要是受食品價格(尤其是中國人的主要肉類豬肉價格)下降,以及汽車行業價格戰和大幅打折導致的汽車價格下跌的影響。
某些消費價格指標,如服裝、鞋子,尤其是醫療服務的價格,仍出現了小幅上漲。
但7月的工廠生產者產品出廠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4%,原因是需求疲軟已迫使工廠和其他商家降價。
也許最令人擔憂的是房價正在下跌,這在家庭資產的60%捆綁在房地產上的中國尤其令人擔憂。
天津貝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中國100個城市的二手房價格在2021年8月達到最高值後已平均下降了14%。租金已下降了5%。
新建住房的價格更難評估。官方數據顯示新建公寓的售價略微降低,但地方政府已向開發商施加巨大壓力,要求它們不要降價。這導致開發商採取其他方式變相降價,比如提供免費停車位和其他折扣等,從而有效拉低了新房整體價格,而這也許不會在政府的數據中很快反映出來。
通貨緊縮的標準補救措施是政府增加貨幣供應量,尤其是鼓勵銀行增加放貸。但許多公司或家庭最近都對借貸沒有多大興趣,除了國有企業,政府部門已對國有企業下了指示,要求它們繼續借貸,繼續投資即使是回報低的項目。
中國曾在2009年初避免一次大範圍的通貨緊縮,當時的全球金融危機曾導致物價下降。中國在2012年再次躲過了通貨緊縮,當時也出現了國內外需求疲軟的情況。但拯救經濟在那些年頭比較容易。房地產價格已在過去十年飆升,原因是中國央行為保持經濟強勁增長、防止人民幣升值損害中國工廠的出口競爭力而投放了大量貨幣。
中國官員在上週要求地方和省級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勵消費者花錢。但中央政府一直不願在鼓勵更多消費上花錢。
中央的謹慎態度已讓中國大陸以外的經濟學家對最近的措施會有多大效果表示懷疑。
「目前的做法像是一名高中校長告誡學生要有更好的表現,而不是支持經濟活動的措施,」香港東方資本研究公司的安德魯·科利爾說。
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把中國當前的經濟疲軟歸因於習近平應對新冠疫情的極端措施。波森上週在《外交事務》雜誌發表文章,把這種現象稱為「經濟的長新冠」。市政府封城、要求全民做核酸,以及強行將大批居民轉運到方艙的做法已給消費者信心造成了持久的傷害。
但中國的經濟困難是幾十年積累起來的。中國的經濟發展自20世紀90年代初起就一直不平衡,增長主要靠投資和出口,同時壓低勞動者的工資,限制中國家庭的投資選擇,使他們除了把錢投在蓋新房和建工廠上幾乎別無選擇。
現在,中國面臨著住房和工廠預計會長期過剩的問題。與此同時,中國的出生率大幅下降,年輕人失業率飆升。因此,許多人買不起或不需要新房——以及安置新家所需的電器和其他配套設備。
消費乏力,中國經濟通縮擔憂加劇- 紐約時報中文網 - 纽约时报中文网
Read Mor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